持续擦亮有机普洱“金字招牌”,云南普洱思茅区加快建设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
在“中国茶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正掀起一场有机茶建设热潮。到2021年底,全区17万亩茶园全部实现绿色有机化,实现“思茅有机茶联盟”标准、品牌、标识“三统一”,实现规上企业茶叶产品质量管控追溯体系全覆盖。
打生态牌,走有机路。思茅区加快推进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按照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有机茶逐步发展成为思茅区茶产业的一张崭新名片。
有机标准,为茶园带来了新风景。
“是不是有机,走进茶园一眼就能看出来。”在营盘山龙生茶业集团有机茶基地,营盘山茶厂长王新荣对基地的有机化管理颇有心得,种植覆荫树构建茶园生物多样性,利用粘虫板等物理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控,茶地里人工除草翻土、有机肥替代了化肥,从树上到树下,有机标准管理的茶园有一种对自然生态的包容性。
营盘山在当地群众口中常被称为“万亩茶园”,漫山的茶园十分壮美,在樱花盛开、或者云海升腾的时节,观景台看到的风景宛若世外桃源。这里仅龙生公司的茶园基地就有7350亩,已经全部进入有机转换期。5年前,管理基地的茶农被公司召集培训,禁止在茶园里使用农药和化肥,这样的改变,让茶农一下子有些不太适应。
“就像小孩断奶一样,熬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的路会成长得更快更强。”王新荣说基地有机化改造一开始并不容易,第一个考验就是茶叶产量的下降,营盘山茶厂的出厂毛茶从最高一年450吨降到了200吨,这直接影响到了茶农的收入。其次就是茶农的工作量增加了,比如除草防虫,过去可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就解决的问题,现在全部都要用人工作业。
进入12月,茶园一年一次的冬耕开始了,施有机肥、翻土除草,这些标准作业已经成为公司茶农新的种植规范。为了帮助茶农尽快适应有机种植,茶厂加大了培训力度,还提高了鲜叶的收购价,同时,政府启动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扶持项目,每亩免费提供给茶农9袋有机肥,还在雨季病虫害最多的季节提供粘虫板、杀虫灯等扶持项目。随着有机种植管理常态化,茶叶产量逐步稳定增加,鲜叶价格逐年提高,茶农每亩的综合效益提高到了近4000元。
目前,思茅区完成茶园绿色生物防控技术3万亩,实现绿色茶园面积4万亩,全区有机茶园认证与转换面积达5.7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达0.87万亩、有机产品认证10个。
从茶园到茶杯,在通向有机茶的路上,种植、加工全产业链都要进行升级。
董祖祥是普洱有机茶产业的代表,他最早开始有机茶的尝试。如今,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2000亩茶园取得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国内的有机认证,并带动整碗村茶农种植近2万亩茶园进行有机转化。
在祖祥有机茶庄园,做一杯干净的茶,是茶农们对有机种植最朴素的表达。公司在守住茶园基地的有机化后,按照GMP食品标准建设了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设有机茶生产车间、普洱茶生产车间、名优绿茶红茶精制车间,共有10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年加工生产能力4500吨。
走进祖祥公司坐落于茶园里的生产厂房,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配套齐全,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工艺和传统制茶手法的完美融合。
“有机茶生产加工,我们有专门生产线,没有达到有机标准的原料都进不了这个车间。”公司产品质检员马莎莎来到压制车间制作检测样品,她介绍公司品控严格,每天有4名质检员全程跟踪生产的每个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反馈并进行生产调整。“普洱熟茶生产工艺复杂,特别是在渥堆发酵时清洁化生产是一大难点。为了实现熟茶工艺获得有机认证,公司死磕工艺环节中的每个细节,就连熟茶发酵用的水全部使用桶装矿泉水。”
龙头企业带动,有机茶生产实现全产业链升级换代。
“在原来种植、加工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升级。”在茶行业摸爬滚打25年的龙生茶业集团开始了艰难蜕变,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启忠说,过去公司只是茶叶原料供应商,有机茶让公司逐步转变为打造自身品牌。目前,“龙生”牌绿茶、“龙生”牌普洱茶已经连续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茶。
朱启忠说,未来,龙生公司将把“百里普洱茶道”途经公司有机茶园基地的区域,全部打造成以有机食品、有机农业为主的示范基地;建设一个以有机为主题的农场,让游客来到茶园就开启了有机生活方式,喝有机茶、吃有机食品、享有机无污染的纯天然环境,真正保护好绿水青山,依托有机茶园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目的地。
在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一楼有机产品展示中心,智慧茶山物联网平台及溯源平台建设是其中的亮点,通过扫茶饼上的二维码,可以实时看到茶叶车间的生产情况和茶厂的实时情景,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喝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对3家有机茶生产企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实现有机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达64个。
思茅区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用地保障、财政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支持措施。明确了茶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今后发展的思路、方向、目标。先后聘请了北京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制定了《思茅区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规划》《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把产业的有机茶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多规合一。
打造“生产+加工+科技”茶业产业园区,思茅区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和推广;完成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搭建;确立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等6家机构作为科技支撑。另外,促成陈宗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普洱学院落户。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服务全国的普洱茶科技研发中心。
转自学习强国平台